適新中國成立七十載,審計署征文天下,以傳審計之聲名,展審計之風采。余雖從審數載,經驗尚淺,幸逢國家之強盛、審計之發(fā)展,感而記之,以賀七十華誕。 余從事內部審計,以為內審乃公司治理之關鍵,可治公司之弊、利公司之效也。內部審計強,則公司治理強。欲善內審之事,內審者須明何為審計職責?!秲炔繉徲嫓蕜t》曰:內審者,為內部之監(jiān)督、評價也,察公司之活動、強內控之體系、利管理之目標。 內審之要旨,乃內審之獨立,為公司增收、節(jié)支者佳。內審須擇公司之大事、管理之要事、治理之難事也。內審者當深察審之要事,以便事有其指、行有其效,使內審展其用也。內審之始,須合會計、運營、法務等。何者與合、如何合,皆須內審人善通各部。惟有如此,方得其助,而使組織善也。 內審者,應善溝通、曉利弊、明法度。內審之法度,須常備于案牘,使諸君曉內審之事,使內審得各部門支持。法度者,公司之本也,監(jiān)督之要也。內審無法度,如戰(zhàn)者無兵、兵者無鋒。內審需知公司之難、管理之重,以定內審事之重。內審成果報于領導,使其明審計之目的,為修組織之內控、規(guī)組織之經營、促組織之效益,以期領導支持,而利內審之行。見治理之弊端,內審須溝通上下、協調各方,詳析所存之弊,提審計之建議,以正組織之事,此乃審計之責也。 被審者支持與否,系審計目的之利行,而此又在于被審者知內審所為。欲得其理解,內審者與被審者之效通甚重。首謂審前,宜告之非一味覓其問疵,審之旨,是以助被審者析病癥、知癥害,以此助其修。曉之其利害,以致被審者之理解與進合。謂審中見之無關大局之細者,時與被審者通,以利其行,則報告可得其同也。 內審之質量,在乎內審者之德、技、法也。不惟其一高而判其高,須相輔而成,缺一不可。惟有善之業(yè)德,兼業(yè)之高技,乃能將審事。只備業(yè)德者,敢拒諸惑,敢以法依紀事,而技不能上,不知審之法度,不知組織之財計、稅務、金融、管理等事也,則不可為依法行事,亦不可具內審之業(yè)德,而亦不可為內審事。惟有業(yè)道之心,又修內審之技與法,通曉會計、稅務、金融、管理諸事,而篤學、修業(yè)、靜心,以達事業(yè)之高峰也。 吾之拙見,恐有疏漏,余之感悟,訴諸君前,拋磚引玉耳。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初事審計時,雖滿腔熱血,但事不得法,以致領導多惡其果,恐負領導之盼、公司之托,惶惶不可終日。吾嘗每日思量如何行事,如何善行事?此乃吾之一境。余知審計之浩瀚,惟窮經皓首,難見真容,華山更高,頂有行路,其道在己,余心在審計,心之所向,神之所往。 作者單位:陳佳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