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湖南省湘西州審計局以“預安銷號”制度作為推動和促進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全員預安、季度點評、嚴格考核”的原則,研究制定了《湘西自治州審計局各科室、中心主要工作預安銷號制度(試行)》和《湘西自治州審計局季度預安銷號述職點評辦法》。該項措施主要內容是,每季初由個人提出季度工作預安排,經分管領導審核、辦公室備案、上墻公示,季末由分管領導對個人預安工作點評,局主要領導對分管領導工作點評,對完成事項進行“銷號”,未完成事項繼續(xù)“掛號”,限期辦理。該局將“預安銷號”工作成果運用與績效考核管理掛鉤,進一步強化了精細管理,圓滿完成了預定的各項審計工作任務,工作質量和效率明顯提升。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思想認識。嚴格按照“預安銷號”工作制度的要求實行全員工作預安和季度述職點評,逢會必強調“預安銷號”工作,讓全體干部職工從抵觸、了解到主動參與全局的“預安銷號”工作,使“預安銷號”制度作為一項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措施,成為全體干部職工的共識和自覺行動,而不是當作一種負擔和壓力,形成一種長效工作管理機制,從而達到推動和促進工作的目的。 二是實行全員預安,明確目標任務。嚴格按照自下而上“預”和自上而下“安”的工作原則,高標準嚴要求制定預安事項。季度末向州政府上報下季度預安事項前,先由局辦公室收集匯總干部個人預安事項,報各分管領導審核,對個別人員提出“水到渠成”的預安事項,堅決“打回去”或由分管領導直接“安”任務,高標準制定預安任務,杜絕“任務過輕”的現象,并將確定的預安事項進行上墻公示。局務會對全體人員的預安事項進行分析研究,結合審計項目計劃和上級審計機關安排的工作任務,既充分考慮預安事項具有“挑戰(zhàn)性”,又結合實際的審計力量和資源,科學合理的安排預安事項,自加工作壓力,達到“跳起來能摘桃子”的效果。 三是堅持旬月調度,及時掌握情況。明確預安工作由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調度,每10天由辦公室向局長書面報告一次工作進展情況,每月底由局長組織召開一次工作碰頭會,調度了解預安事項完成情況。對任務相對滯后的預安事項及時進行專題研究,通過調整工作思路,充實人員力量,完善工作方法等方式和手段促使預安工作任務均衡發(fā)展,確保按時完成任務。 四是班子以身作則,發(fā)揮引領作用。改變以往各自為政、各行其是的方法,所有實施的審計項目,全部打破科室界限,整合全體審計人員,由局領導帶隊,深入一線開展審計,參與審計小組的方案確定,問題分析,協調被審計單位配合各項工作。通過班子成員一線“督戰(zhàn)”,各審計組齊頭并進,整體推進審計項目實施,整合了審計資源,減少了審計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是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提升效率和質量。首先,量化工作時間,實行項目限時辦結。在確保審計項目質量的前提下,對所有審計項目在“進點”前,由局務會明確完成現場審計時間、完成審計報告(征求意見稿)時間、完成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時間、局務會集體審議時間、出具正式審計報告時間,所有審計組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節(jié)點完成規(guī)定的審計任務,將項目實施的各個時間節(jié)點納入審計項目考核范圍,確保了審計項目能按時完成任務,工作效率得到明顯提升。其次,制定工作流程,規(guī)范審計工作行為。對審計項目從立項到歸檔流程進一步規(guī)范,要求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由責任人簽字,改變了以往工作拖拉、工作程序不規(guī)范等現象。第三,加強項目考核,努力提升項目質量。每個審計項目完成后由局法制科組織對審計項目質量進行考核,注重問題定性、審計證據、原因分析、建議深度和結果運用等方面的考核,切實提高了審計項目質量。 湘西州審計局通過認真落實“預安銷號”制度,及時對各項工作任務進行統(tǒng)籌,實現了規(guī)范的臺賬管理,進一步明確和掌握了所有工作任務的完成時間、具體責任人、推進手段和措施、工作進展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等,為科學決策、調整思路、改進方法提供了依據。該局干部職工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明顯增強,審計人員精神面貌、工作效能都上了一個臺階,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氛圍愈加濃厚。(唐海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