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針對今年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多、時間緊、審計力量不足的情況,為進一步加強項目管理,提高審計質量,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審計局推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新舉措,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實行動態(tài)管理,細化責任,提升效能,嚴格把好“五關”: 一是把好“學習”關。通過審計進點前的專題業(yè)務學習討論和年度業(yè)務整訓等方式,鼓勵干部職工踴躍參加專業(yè)職稱及行業(yè)再教育學習考試,多渠道組織學習研討,創(chuàng)新“以研促學抓素質”工作思路,強化人員素質。 二是把好“方案”關。立足工作實際,學習和借鑒兄弟縣、市(區(qū))等有效做法,針對不同類別部門單位的經濟責任審計范圍,圍繞如何突出重點,客觀準確地界定和評價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及其業(yè)績,進一步創(chuàng)新審計方式方法,集思廣益,精益求精,科學制定《工作方案》。同時要求審計組在扎實做好項目審前調查的基礎上找準審計切入點,提高《實施方案》質量和編制水平,以利于指導審計實踐,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把好“取證”關。審計組在《實施方案》明確審計重點范圍的基礎上確保審計覆蓋面,要求審計觸角到位,審深審透,并嚴格按程序要求“多管齊下”收集審計證據,確??茖W有效。 四是把好“復核”關。通過完善審計報告征求前審核和作出處理處罰決定前終審的關口前移的制約機制,嚴格三級復核和責任追究制,堅持“審什么評什么,未經審計的事項不作評價”,以規(guī)避風險,明晰責任,做到嚴謹細致。 五是把好“報告”關。在出具審計報告的基礎上,經精簡、提煉后實事求是地向有關部門出具審計結果報告,并以“呈閱件”等形式向縣委、縣政府適時報告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為組織人事部門加強干部監(jiān)管,正確考察、任用干部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強化成果應用。(鄭永曜 鄭曉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