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審計廳啟動加強污染源頭防治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落實情況審計調查,摸清工作推進總體情況,揭示工作中存在的履職不到位、項目推進中的體制機制性問題,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
2018年,山東省委省政府制定《山東省加強污染源頭防治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集中力量減少過剩和落后產業(yè),增加新的增長動能;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加快生態(tài)山東美麗山東建設。
為檢查三年行動實施效果,山東省審計廳組織開展專項審計,重點關注階段性任務完成情況,關注有無降低標準、放松要求、虛報數(shù)據等問題,對未能及時完成目標任務的,分析思想認識、職責、體制機制等層面原因。關注有無造成環(huán)境風險隱患。其中,能源結構調整方面,審查各地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和凈壓減情況,檢查是否及時淘汰集中供熱管網范圍內的燃煤鍋爐、燃煤小熱電。重點關注危險廢物處置情況,審查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有無擅自傾倒、堆放危險廢物的情況,審查危險廢物排查工作是否存在瞞報、漏報和弄虛作假的情況。重點關注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關注國家老舊公路運輸車輛淘汰、新能源汽車推廣、清潔取暖等財政補貼政策落實情況,是否存在騙取財政補貼、擠占挪用專項資金以及閑置浪費等資金未充分發(fā)揮效益等問題。
此次審計結合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統(tǒng)籌實施,涉及各地發(fā)展改革、工業(yè)和信息化、自然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交通運輸、農業(yè)農村等部門和重點工業(yè)行業(yè)單位。審計中將堅持“三個區(qū)分開來”重要要求,實事求是、客觀如實地看待問題,認真甄別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的無意過失與違紀違法行為,樹立鼓勵創(chuàng)新、促進改革的工作導向。(魏曉敏)